OBOL 項目分享活動開啓!調研 Obol (OBOL) 項目,在Gate.io動態發布您的看法觀點,瓜分 $100 OBOL!
💰️ 選取10名優質發帖用戶,每人輕鬆贏取 $10 OBOL 獎勵!
項目簡介:
Obol 致力於分布式、去中心化和民主化未來的數字基礎設施——從以太坊開始,並擴展到整個 Web3 平台。作爲 Layer 1 區塊鏈和去中心化基礎設施網路的基礎,Obol Collective 擁有全球最大的去中心化運營商生態系統。目前,全球超過 800 個去中心化運營商運行 Obol 分布式驗證器 (DV),保障主網超過 10 億的資產安全,Obol 正在賦能下一代去中心化系統。
參與方式:
1.調研$OBOL項目,發表你對項目的見解。具體可包含但不限於:
🔹 Obol 是什麼?
🔹 Obol 去中心化驗證器有何優點?
🔹 $OBOL 代幣經濟模型如何運作?
2.帶上$OBOL現貨交易連結:https://www.gate.io/trade/OBOL_USDT
3.推廣$OBOL Launchpool 質押挖礦活動,分享OBOL Launchpool 參與步驟及質押福利,質押$GT、$BTC、$OBOL 免費瓜分2,250,000 $OBOL空投獎勵,年華收益率高達168%:https://www.gate.io/launchpool/OBOL?pid=291
矽谷富豪們砸錢換壽命,Sam Altman 也投資,能打敗AI 的只有長生不老了
撰文:Eric
編輯:Zuri
矽谷創投圈,AI 實火。
在近期發布的2023Q1 新興VC 基金管理人調查報告中,91/185 位基金管理人將AI & ML(機器學習)列為當前泡沫最大的投資方向。
那麼,與之相對,最被忽略的投資方向是什麼?出人意料的是,延長人類壽命的課題被選為第一。
圖源:Signature block
這背後,是越來越難以忽視的人口老齡化問題。
美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從2010 年到2020 年,美國65 歲及以上居民佔全部人口的比例增長了38%,佔全國人口的16.9%,增長速度是130 年來最快的。按照這一趨勢,到2034 年美國的老年人的數量將首次超過兒童。
歐洲國家正在從延遲退休年齡和延長社保繳納時限兩方面入手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勞動力不足問題,比如法國,退休年齡將從62 歲延長至64 歲(2030 年),且必須繳滿43 年(2027 年起)才能享受全額退休金。德國更甚,當前退休年齡已設置到了65 歲零9 個月,計劃2029 年延遲到67 歲。
人口老齡化、勞動力不足... 一些列問題下,延緩衰老、甚至長生不老,確實吸引力越來越強。
在美國科技圈,就有相當一批科技企業致力於實現長生不老,並且開啟了一場資本遊戲。最近,CoinbaseCEOBrian Armstrong創立的長生不老公司NewLimit,籌集了4000 萬美元的A 輪融資以延長人類壽命。
除了資本和企業,還有很多大佬為了長生不老以身踐行,熱情高漲。你敢相信麼,「ChatGPT 之父」Sam Altman,不僅是個AI 專家,還是「長生不老」的狂熱追求者。
不是說AI 可以讓意識永生麼,怎麼連AI 大佬都去追求肉體不朽了?聽起來頗有些諷刺意味。
為何他們如此熱衷長生不老?背後又有哪些現實層面的利益?這些都是待解開的謎題。
01 NewLimit 的野望,資本的瘋狂
NewLimit 是一家總部位於舊金山、擁有17 名員工的公司,成立不過一年半。
儘管是新興公司,但NewLimit 做的事情非常有意思。它認為,人類變老是因為隨著年齡增長器官出現了衰退。如果對遺傳細胞進行重新編程,能夠逆轉這種衰退,也就能讓人長生不老。
為了驗證這個說法,NewLimit 拿老鼠做了實驗。首先,它從老鼠身上取出一個舊的皮膚細胞,繁殖出了一個新生的老鼠,然後又對這個新老鼠進行同樣的操作。結果,最終繁殖出了13 代老鼠,這些老鼠都來自同一個母細胞。
目前,NewLimit 還在做一些基礎性的研究,它的設想是如果成功了,那麼可以讓老年人的免疫功能更加年輕而且更加強大。
圖源:The Coin Republic
儘管我們尚不得而知NewLimit 何時才能實現令人「返老還童」的目標,但其明星創始人們已令該公司獲得了不少關注度。
除了Coinbase 的聯合創始人BrianArmstrong,另一位聯合創始人BlakeByers也非等閒之輩,2021 年他創立了以自己命名的Byers Capital,在此之前,他曾在谷歌旗下的風險投資機構GV 擔任了十餘年的管理合夥人,投出了Robinhood、Grail、Gusto 等一眾知名企業。
與兩位明星聯合創始人不同,另外兩位聯合創始人雖然低調卻是紮實的技術派,GregJohnson在卡耐基梅隆大學取得生物醫學工程的研究生和計算生物學的博士學位,曾在亞馬遜做出突出貢獻,並曾在Allen Institute for Cell Service(生物細胞研究所)領導機器學習模型開發,他將負責NewLimit 的機器學習平台;JacobKimmel則來自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鑽研「長生不老」課題的公司Calico,曾在該公司領導一個研究表觀遺傳重編程的實驗室,以發現對細胞進行重新編程、扭轉其衰老進程的方法。
跟NewLimit 一樣,還有許多企業在做同樣的研究。比如,Rejuvenate Bio是一家由老年學家George Church創立的公司,這家公司專注於使用基因療法來治療與衰老相關的疾病。還有家名為Turn Bio的公司,研究通過遺傳調控來恢復細胞的年輕特徵。
不過,雖然長生不老聽起來讓人感到興奮,但真正研究起來卻是個非常燒錢的活兒。 NewLimit 公司表示,儘管衰老是人類疾病的主要驅動因素,但一直缺乏足夠的資金支持對衰老生物學的研究。
因此,資本就成為研究「長生不老」的關鍵力量。
早在2021 年,NewLimit 就宣布從聯合創始人那裡籌集了1.05 億美元的資金,同時Coinbase 聯合創始人Fred Ehrsam、Y Combinator 總裁Garry Tan 、谷歌前CEOEric Schmidt、「solo」風險投資者Elad Gil等資本大咖也是NewLimit 的支持者。
其實放眼整個創投圈,「長生不老」話題一直是被資本追逐的對象。
此前,美國長壽基金The Longevity Fund 投資的生命科學公司Unity Biotechnology,得到了投資者Peter Thiel 以及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的個人出資,並於2018 年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
圖源:Twitter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此前發文稱,沙特王室成立了一個名為Hevolution Foundation的非營利組織,計劃每年投資10 億美元,用於推動抗衰老基礎研究和抗衰藥物的臨床轉化。說白了,就是研究怎麼延長壽命。這可以說非常大手筆了,作為對比來看,美國的官方抗衰機構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每年用於衰老研究的資金也才3 億美元,沙特王室是真的壕。
從資本角度看,長生不老的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BCG Analysis 數據顯示,2016~2022 年衰老領域投資額增長超過9 倍。有機構預計,長壽科技市場到2025 年將高達6 千億美金。
在這片讓人產生無限遐想的市場裡,最為瘋狂的還是那些頂尖的科技大佬們。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吸引全球目光。
02 為了長生不老,大佬有多拼?
眼下,Sam Altman 可以說在全球獲得了一大批狂熱的AI 粉絲,除了AI、Web3,他還對踐行長壽秘訣情有獨鍾。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報導稱,Sam Altman 對延長壽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儘管是個80 後,但他已經早早地開始通過吃糖尿病藥物「抗衰老」了,這種方法據說在矽谷已經流行多年,不過並沒有得到專業人士的認定。
除了吃藥物抗衰老,Sam Altman 還大手筆花了1.8 億美元投資生物科技公司Retro Biosciences,研發延緩死亡的方法。
圖源:BioTecNika
除了Sam Altman,45 歲的科技富豪Bryan Johnson也因為瘋狂追求永生火了一把。有錢了以後,這位大佬想重返18 歲,於是每年至少花費200 萬美元、聘請30 多名健康專家監測自己身體裡的七十多種器官。就連睡覺他都要連接機器進行監測,簡直瘋狂到極致。
不睡覺的時候,Bryan Johnson 五點就起床鍛煉,平時都是全素飲食來控制卡路里,體脂率一度低到3%,這個數字已經威脅到健康了,但他依然樂此不疲。
其他還有一些頂級的科技大佬,很早就在關注長生不老。 2013 年,谷歌創始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成立了抗衰老公司Calico,並定下目標要「解決死亡問題」。
2020 年,貝佐斯投資30 億美元創立了細胞再生初創公司Altos Labs。這家公司主攻細胞重編程技術。貝佐斯更是定下驚人的願景,要讓Altos Labs 把全身40 萬億—60 萬億個細胞全部換掉,重新回到嬰兒時候,相當於活一次。如果真的能實現,人類恐怕就能獲得無限次生命了。
Meta 掌舵人扎克伯格,也投入30 億美元成立BioHub 生物中心研究所,希望能夠繪製人類「細胞圖譜」,尋找到長生不老的奧秘。
扎克伯格和他的妻子與BioHub 工作人員合照| 圖源:GenomeWeb
按照我們許多普通人的思維,長生不老基本是不可能的,是迷信思維。為什麼這些頂級的科技大佬,如此趨之若鶩?
事實上,有人是為了做生意,取得豐厚的投資回報。有人是源於恐懼,越是那些站在金字塔尖的精英人群,越容易對死亡產生恐懼。
面對未知,他們總是想拼盡全力去獲得確定性,去延長已有的優越生活。
在瑞士Frontiers 開放科學平台主辦的一場論壇上,台下有400 多位來自全球的科學家、政客和其他行業的精英人群。主持人問道,「有多少人想活到120 歲?」台下有大概三分之一的人舉手。他又問道,「多少人希望能恢復20 歲的活力?」幾乎全場都舉了手。
當然,科技大佬中也有人反對研究長生不老,比如總是語出驚人的埃隆·馬斯克。
他曾表示「不認為應該嘗試讓人們活得非常久,這將導致社會的窒息,因為事實是,大多數人不會改變他們的想法。如果他們不『退出歷史舞台』,我們將停留在舊的想法上,社會就不會進步。」
讀者朋友們,你們又是如何看待長生不老的呢?